一、什么是甲减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为三型:呆小病(克汀病),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期或新生儿;幼年型甲减,功能减退始于性发育前儿童;成年型甲减,功能减退始于成人。
二、甲减的症状
(一)成年型甲减症状
1.一般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例如,部分患者会感觉比常人更怕冷,即使在较温暖的环境中也有此表现;体重可能会在没有刻意改变饮食和运动的情况下逐渐增加。
2.皮肤:皮肤干燥、粗糙、脱屑,毛发干燥、稀疏、脱落,指甲厚而脆、易断裂。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缺乏影响了皮肤和毛发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和毛发的营养供应不足。
3.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偏低、心音低钝等。严重者可发生黏液性水肿性心肌病。研究表明,甲减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于正常人群,这与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代谢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4.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较为常见。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5.神经系统: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抑郁等。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影响神经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二)幼年型甲减症状
除了成年型甲减的一些表现外,还会影响生长发育。患儿身材矮小,骨龄落后,智力发育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学习能力下降等。因为甲状腺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特别是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
(三)呆小病症状
新生儿期可能表现为黄疸消退延迟、吸吮困难、哭声低且少、体温低、四肢冷、末梢循环差等;婴幼儿期则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如身材矮小、头大颈短、囟门迟闭、出牙延迟等,智力发育明显落后,反应迟钝,听力障碍等。这是由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甲状腺激素严重缺乏,对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和骨骼的发育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
三、甲减的危害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危害
长期甲减可导致血脂异常,如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研究显示,甲减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一旦发生心血管事件,预后可能较差。
(二)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长期的胃肠功能紊乱,如长期便秘等,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机体的营养不良状态,影响各个器官的功能。
(三)对神经系统和智力的影响
在儿童时期,严重甲减若未及时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对于成年人,甲减导致的记忆力减退、抑郁等神经系统症状会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四)对生育的影响
女性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不孕等情况;男性甲减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等问题。此外,妊娠期间的甲减如果未得到良好控制,会影响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增加早产、流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五)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
长期甲减可导致肌肉无力、疼痛,跟腱反射时间延长等,还可能引起骨密度降低,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