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孩脉搏快的原因
1.生理性因素:小孩新陈代谢旺盛,心脏需更快速泵血以满足身体需求,导致脉搏较快。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新生儿脉搏每分钟可达120140次,1岁以内婴儿为110130次,23岁约100120次,47岁为80100次,814岁接近成人,为7090次。活动状态也会使脉搏加快,如剧烈运动、哭闹、情绪激动时,脉搏可明显上升,休息或情绪平稳后会逐渐恢复正常。此外,进食、沐浴后,因身体血液循环加快,脉搏也会暂时加快。
2.病理性因素:发热是常见原因,体温每升高1℃,脉搏每分钟可增加1020次。这是因为体温升高时,身体代谢加快,心脏需增加泵血量。全身性感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败血症、肺炎等,可致身体炎症反应,刺激心脏加快跳动。心脏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会影响心脏正常泵血,机体为保证供血,促使心脏加快跳动。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身体缺氧,心脏需加快跳动以增加氧气输送。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加速机体新陈代谢,引起心跳加快。
二、小孩脉搏快的应对措施
1.一般处理:若因生理性因素导致脉搏快,如运动、情绪激动等,让孩子安静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稳定情绪,一般脉搏会逐渐恢复正常。若因环境温度过高、穿着过厚等引起,可适当调节环境温度,增减衣物,以利于散热。
2.针对病理性因素:若怀疑发热导致,需测量体温,根据体温情况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若考虑感染因素,需就医明确病原体,如为细菌感染,可能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病毒感染一般对症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对于心脏疾病,需进一步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明确诊断后制定治疗方案。贫血者需明确贫血类型,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需专科治疗,可能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
三、特殊人群提示
1.早产儿及低体重儿:这类孩子心脏功能相对更脆弱,脉搏快可能对心脏负担影响更大。若发现脉搏异常增快,需更密切观察,及时就医。因其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变化易影响脉搏,要注意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脉搏快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脉搏、呼吸、面色等情况,按医嘱定期复查。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感染后脉搏快的风险增加,平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如按时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等。
3.过敏体质小孩:在使用药物治疗脉搏快相关疾病时,如抗生素、抗甲状腺药物等,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用药前要详细告知医生孩子的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一旦出现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