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大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子宫收缩乏力

原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产妇合并有全身性急慢性疾病等,这些因素均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和缩复功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进而引起顺产大出血。例如,多胎妊娠时,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拉伸过度,产后肌纤维缩复困难,容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年龄因素: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子宫肌细胞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子宫收缩力相对较差,发生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大出血的风险相对增加。

生活方式:孕期体重过度增加,导致子宫负担过重,也可能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增加子宫收缩乏力性大出血的可能性。

病史:有子宫肌瘤等影响子宫肌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病史,会使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风险升高。

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仍未娩出,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常见原因有膀胱过度充盈,使已剥离的胎盘滞留宫腔;子宫收缩乏力,影响胎盘剥离和娩出;胎盘嵌顿,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等原因导致子宫局部肌肉痉挛性收缩,使已剥离的胎盘嵌顿于宫腔内。

胎盘植入: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是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如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子宫内膜炎等病史的产妇,子宫内膜受损,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导致胎盘剥离不全而发生产后大出血。例如,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子宫肌层受损,再次妊娠时胎盘可能植入子宫肌层,分娩时胎盘难以完整剥离,引起严重出血。

胎盘部分残留:部分胎盘小叶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过早牵拉脐带或按压子宫等引起。

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产妇,子宫蜕膜功能可能相对较差,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导致大出血的风险可能增加。

生活方式:孕期有宫腔操作史等不良生活相关因素(如多次人工流产等),会增加胎盘因素导致大出血的风险。

病史: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剖宫产史等,会使胎盘因素相关大出血的风险显著升高。

软产道裂伤

原因:胎儿过大、产程过快、助产手术操作不当等可导致软产道不同程度的裂伤,如会阴、阴道、宫颈甚至子宫下段裂伤。例如,急产时,胎儿过快通过产道,来不及进行会阴保护,容易造成会阴严重裂伤,导致大出血。

年龄因素:高龄产妇的软产道弹性相对较差,在分娩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裂伤,尤其是会阴裂伤的风险可能增加。

生活方式:孕期体重过度增加,胎儿过大,会增加软产道裂伤的发生概率。

病史:有软产道相关疾病史,如会阴陈旧性裂伤等,再次分娩时软产道裂伤导致大出血的风险更高。

凝血功能障碍

原因:产妇本身患有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或者妊娠合并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羊水栓塞等,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出血。例如,羊水栓塞时,羊水内的有形成分等物质可激活凝血系统,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同时继发纤溶亢进,导致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产妇可能本身存在一些潜在的血液系统功能变化,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性大出血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生活方式:孕期合并有一些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未得到有效控制,会增加分娩时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出血的风险。

病史: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或妊娠期间出现如重度子痫前期等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并发症病史,都会使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大出血的风险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