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肌炎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骨骼肌,以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肌肉压痛为主要表现。
多肌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自身肌肉组织,导致炎症和肌肉损伤。
多肌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常见症状包括:
1.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患者常感到上肢或下肢近端无力,如抬臂、上楼、下蹲困难等。
2.肌肉压痛:肌肉出现疼痛和压痛,尤其在肩带肌、骨盆带肌等部位。
3.发热:部分患者在疾病活动期可出现发热。
4.体重下降:由于肌肉无力和食欲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
5.其他症状:还可能伴有关节痛、雷诺现象、皮肤损害等。
多肌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肌肉活检和自身抗体检测等。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肌炎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呼吸肌无力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