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表现
(一)下腹疼痛
1.一般情况:子宫内膜炎患者常出现下腹疼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坠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在育龄女性中较为常见,性生活或活动后可能会加重疼痛。对于有过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的女性,术后出现下腹疼痛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炎的可能。
2.不同人群特点:青春期女性若发生子宫内膜炎,下腹疼痛可能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学习,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老年女性患子宫内膜炎时,下腹疼痛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应引起重视。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1.分泌物性状: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脓性、血性或水样。脓性分泌物可能伴有异味,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和宫颈腺体分泌增加,且其中含有大量炎性细胞等成分。例如,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往往较为明显,呈脓性且有臭味。
2.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育龄期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可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而绝经后女性出现异常阴道分泌物则更应排查子宫内膜病变,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降低,一旦发生子宫内膜炎,分泌物改变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
(三)月经异常
1.月经量改变:部分子宫内膜炎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子宫内膜的正常修复和收缩功能,导致子宫血管不能正常有效收缩止血。比如,原本月经规律、经量正常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炎后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
2.月经周期改变:还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对于有基础疾病或长期生活不规律的女性,月经周期改变可能更容易被忽视,但结合其他症状需考虑子宫内膜炎的可能。青春期女性月经本身可能不太规律,若同时伴有下腹疼痛等症状,要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炎。
(四)发热
1.发热情况: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左右,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在儿童子宫内膜炎患者中,发热可能是较为突出的表现,由于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发热可能相对较明显,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特殊人群发热特点:老年女性体质相对较弱,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中青年明显,但仍需关注,因为老年女性免疫力较低,炎症容易扩散等。
(五)其他伴随症状
1.乏力:患者可能感到全身乏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同时发热等情况也会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出现乏力感。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乏力都会影响其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需要适当休息并积极治疗炎症。
2.寒战: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寒战,这是体温上升期的表现,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机体强烈免疫反应有关。在儿童子宫内膜炎患者中,寒战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