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2017分期标准

一、宫颈癌2017分期标准的具体分析

(一)FIGO2018年修订的宫颈癌分期(与2017年基本一致)

1.Ⅰ期

-ⅠA期:镜下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5mm,宽度≤7mm。其中ⅠA1期为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ⅠA2期为间质浸润深度>3mm但≤5mm,宽度≤7mm。

-ⅠB期: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宫颈,或镜下病灶>ⅠA期。ⅠB1期为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ⅠB2期为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

2.Ⅱ期

-癌灶超越宫颈,但未达盆壁或未达阴道下1/3。ⅡA期无宫旁浸润;ⅡA1期为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ⅡA2期为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ⅡB期有宫旁浸润。

3.Ⅲ期

-癌灶扩展到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ⅢA期累及阴道下1/3,未达盆壁;ⅢB期癌灶扩展到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无功能肾。

4.Ⅳ期

-ⅣA期:癌灶播散超出真骨盆或浸润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ⅣB期:远处转移。

二、各分期的相关影响及特殊人群考虑

(一)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影响

年轻女性:宫颈癌在年轻女性中也有发生,ⅠA-ⅠB期的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但需严格评估病情符合保留生育的条件。例如对于ⅠA1期无脉管浸润的年轻患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保留生育功能,但术后需密切随访。而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治疗方式可能更倾向于根治性子宫切除等更彻底的手术方式。

-老年女性: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更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分期评估及治疗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例如Ⅲ期及以上的老年宫颈癌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可能更倾向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同时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二)对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影响

吸烟人群:吸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可能会影响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在分期确定后,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调整,因为吸烟可能会增加治疗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肺部感染等,在放化疗期间需加强呼吸道管理等。

-长期口服避孕药人群:口服避孕药是否会影响宫颈癌分期评估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考虑口服避孕药对机体激素水平等的影响,可能对一些后续的内分泌相关治疗或监测有一定干扰,需在治疗方案制定时综合考量。

(三)对于有病史人群的影响

有其他妇科疾病病史人群:如有子宫肌瘤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宫颈癌分期相关检查时(如影像学检查等),需注意与子宫肌瘤等疾病进行鉴别,避免因既往疾病影响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判断。在治疗时,要考虑既往疾病对手术操作等的影响,例如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可能存在盆腔粘连等情况,增加手术难度,需要手术医生提前做好评估和应对准备。

-有生殖道感染病史人群:有慢性宫颈炎等生殖道感染病史的患者,在宫颈癌分期过程中,可能需要更细致地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干扰分期。在治疗时,对于合并感染的情况,需要在治疗宫颈癌的同时控制感染,以减少治疗相关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