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的正常体温范围

人的正常体温会因测量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测量部位有口腔、直肠和腋窝。

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一般在36.3℃~37.2℃之间。口腔温度能较准确反映体内核心温度,但对于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能配合的人群不太适用,因为他们可能会咬碎体温计造成危险。

直肠温度:正常范围通常是36.5℃~37.7℃。直肠温度更接近人体内部核心温度,测得的数值相对较准确,不过对于儿童,操作时要特别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一般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尤其是无法配合口腔测温的情况。

腋窝温度:正常范围多为36.0℃~37.0℃。腋窝温度测量相对安全、方便,是最常用的测量方式。测量时要确保腋窝干燥,将体温计夹紧,测量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影响体温的因素

年龄:新生儿和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一般来说,婴儿的体温波动相对较大。儿童的体温调节功能逐渐趋于成熟,但仍比成人更易受外界因素干扰。老年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基础体温相对偏低,而且对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在寒冷环境中更易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

性别:一般来说,成年男性的基础体温略低于女性,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前体温较低,排卵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体温会略有升高。

生活方式:剧烈运动后,身体产热增加,体温会暂时升高,一般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可恢复正常;进食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会产生额外热量,也可能使体温略有升高;饮酒后,酒精会使外周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但短时间内可能会先有短暂的体温升高,随后因散热增加而使体温下降;睡眠时,人体代谢率降低,体温会相对偏低。

病史:某些疾病会影响体温,如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代谢率增高,体温往往偏高;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代谢率降低,体温会偏低。

体温异常的情况及应对

发热:当口腔温度超过37.2℃、直肠温度超过37.7℃或腋窝温度超过37.0℃时可视为发热。对于儿童发热,首先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等情况。如果是低热(腋窝温度37.5℃~38℃),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解开衣物、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如果是高热(腋窝温度超过38.5℃),除了物理降温外,要根据年龄等情况谨慎选择合适的退热方式,但一般不建议低龄儿童自行使用成人退热药物,应及时就医。对于成人发热,首先要寻找发热原因,如果是普通感冒引起的低热,可以通过休息、多饮水等方式观察;如果体温较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咳嗽、胸痛、头痛剧烈等,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低体温:当体温低于正常范围时属于低体温。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差,在寒冷环境中如果保暖不当很容易出现低体温,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保持室内温暖,适当摄入温热的饮品等。对于婴幼儿低体温,要注意保暖,可将婴幼儿包裹在温暖的衣物中,避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