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血能查出癌症吗?

验血在癌症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

可用于辅助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常用指标。在一些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水平会显著升高,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尤其是男性患者,AFP的检测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约7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400μg/L。

癌胚抗原(CEA):虽然CEA不是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但在多种癌症中可能会升高,如结肠癌、直肠癌、胃癌、肺癌等。不过,一些良性疾病如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等也可能导致CEA轻度升高。

糖类抗原125(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在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明显升高,但一些良性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可能引起CA125的轻度升高,另外,在绝经后女性中,CA125的参考值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胰腺癌、胆管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中常升高,在胃癌、结肠癌等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一些良性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等也可能导致CA19-9的升高。

验血不能单独确诊癌症

仅仅通过验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能确诊癌症。因为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由多种非肿瘤因素引起,而且有些癌症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可能并不升高。例如,约3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可能正常,此时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病理活检等其他检查手段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癌症。

不同癌症的验血特点

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NSE水平常升高,但它也不是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一些神经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NSE升高。另外,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乳腺癌:糖类抗原15-3(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价值,在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患者中CA15-3水平常升高,但在一些良性乳腺疾病如乳腺纤维瘤等也可能有轻度升高。

特殊人群的验血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有所减退,肿瘤标志物的代谢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而且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例如,老年人的肝脏、肾脏功能下降,可能导致一些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的肿瘤标志物清除减慢,从而出现假阳性升高的情况,所以在解读老年人验血结果时需要更加谨慎,结合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其他检查手段综合判断。

儿童:儿童癌症相对较少,但如果儿童怀疑患有癌症,验血同样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例如,儿童白血病患者可能会有一些血常规指标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或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等,但这些血常规异常也可能由其他儿童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所以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来明确是否为癌症。

孕妇: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等会发生变化,一些肿瘤标志物在孕妇体内也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如AFP在孕妇体内会生理性升高,所以在孕妇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时,需要考虑到孕期的生理变化,避免将生理性升高误判为癌症相关的标志物升高。

总之,验血可以作为癌症筛查和诊断的辅助手段,但不能单独依靠验血来确诊癌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