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什么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后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等,同时注意休息、补充营养等。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等。此外,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肺炎球菌和流感病毒等感染。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旅居史和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