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一、中成药类

1.小儿健脾散

-成分与功效: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和胃、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泄等症状。其药理作用在于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从而改善脾胃功能。对于婴幼儿来说,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出现上述脾胃不适情况,该药物可以通过调理中药成分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使用,因为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耐受等情况有差异。

2.醒脾养儿颗粒

-成分与功效:由毛大丁草、山栀茶、一点红、蜘蛛香等组成,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的功效。可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等。它能调节肠道运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对儿童脾胃虚弱导致的多种不适有改善作用。在使用时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剂量,因为幼儿的肝肾功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需要谨慎把控用药情况。

3.婴儿健脾散

-成分与功效:由白扁豆(炒)、山药、白术(炒)、鸡内金(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人工牛黄等组成,具有健脾、消食、止泻的功效,用于婴儿非感染性腹泻,属脾虚挟滞证候者。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其中的中药成分调节婴儿的脾胃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减轻腹泻等脾胃不适症状。对于婴儿来说,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准确,因为婴儿体重轻,对药物反应敏感,需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关注婴儿的病情变化,如腹泻是否加重等情况。

二、中药饮片类

1.山药

-功效与应用:山药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等功效。对于宝宝健脾胃方面,山药可以煮粥给宝宝食用,如山药小米粥。山药中的多糖等成分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在给宝宝食用山药时,要注意根据宝宝的年龄调整食用方式,如婴儿可以将山药制成泥状,大一些的宝宝可以煮成粥等,但要注意适量,因为过量食用可能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等情况,尤其对于有特殊病史如胃肠道功能较弱且病史较长的宝宝,更要谨慎调整食用量。

2.茯苓

-功效与应用: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配合其他中药为宝宝健脾胃,例如茯苓与党参、白术等配伍使用。茯苓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宝宝的脾胃功能,促进脾胃对营养物质的运化。在使用含有茯苓的方剂为宝宝健脾胃时,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体质等情况来组方,因为不同体质的宝宝对茯苓的反应可能不同,而且要注意茯苓的用量,对于低龄儿童,用量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因用量不当对宝宝脾胃等造成不良影响,如有过敏史等特殊情况的宝宝使用时更要谨慎评估。

3.白术

-功效与应用: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对于宝宝脾胃虚弱引起的食少腹胀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通过适当的配伍来为宝宝健脾胃,比如白术与黄芪、防风等搭配。白术能够促进胃肠黏液分泌,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胃肠运动,从而起到健脾胃的作用。但在用于宝宝时,要考虑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如新生儿、早产儿等特殊年龄段的宝宝使用白术需要格外谨慎,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使用的剂量等,因为低龄宝宝的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

三、非药物干预辅助健脾胃方式

1.饮食调理

-合理喂养:对于宝宝健脾胃,首先要注意合理喂养,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添加辅食。例如,婴儿在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时,先从高铁米粉开始,逐渐添加蔬菜泥、水果泥等。保证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避免过度喂养或喂养不当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饮食的种类和质地有不同要求,如幼儿可以吃软烂的米饭、面条等,但要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宝宝脾胃。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宝宝,如曾有过胃肠道过敏病史的宝宝,在饮食选择上要更加谨慎,避免接触过敏原相关的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的供给,可以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安排。

-食物选择:一些食物本身就有助于健脾胃,除了前面提到的山药等,还有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适合宝宝食用,可以做成南瓜粥等。苹果也有一定的健脾胃功效,苹果中的果胶等成分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帮助消化,宝宝可以吃煮熟的苹果泥等。但要根据宝宝的年龄和消化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和量,比如较小的婴儿可能需要将苹果制成更细腻的形式。

2.按摩推拿

-推拿穴位:例如摩腹,让宝宝仰卧,家长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摩揉宝宝的腹部,每次摩揉100-200次左右,每天可以进行2-3次。摩腹可以促进宝宝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起到健脾胃的作用。还有捏脊,让宝宝俯卧,家长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宝宝的尾椎骨部位开始,捏起皮肤,沿着脊柱向上捏到颈部,重复3-5遍,每天1-2次。捏脊能够调节宝宝的脏腑功能,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在给宝宝进行按摩推拿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年龄和耐受程度来调整。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操作时更要小心,避免用力不当造成损伤。如果宝宝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则不宜进行推拿按摩。对于有特殊病史如脊柱畸形等情况的宝宝,需要先咨询医生是否可以进行推拿按摩以及合适的操作方法等。

3.规律作息

-睡眠与活动:保证宝宝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宝宝脾胃的养护。婴儿每天需要较多的睡眠时间,一般新生儿需要16-20小时,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但仍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得到休息,促进脾胃等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调节。同时,适当的活动也很重要,比如让宝宝在天气适宜时进行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对于有特殊病史如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的宝宝,作息和活动的安排需要更加谨慎,要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宝宝的脾胃等身体机能在良好的作息和活动状态下得到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