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好发于1~6岁儿童,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常见的有:
1.喂养不当:饮食无规律、无固定进食时间,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不和,食欲减退。
2.饮食不节: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片面追求高营养食物,如肉、蛋、奶等,使孩子饮食结构不合理,热能摄入过多,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摄入过多,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摄入不足,同时又未注意食物的均衡搭配,日久则会导致营养失衡,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出现厌食。
3.疾病影响:孩子身体不舒服,如感冒、发热、消化不良、贫血、佝偻病、肝炎、胃肠炎等,均可导致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而厌食。
4.obod及微量元素缺乏:近年发现,小儿厌食症与obod及微量元素缺乏有关。通过血铅水平的测定,发现厌食症患儿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经驱铅治疗后,食欲及体重均明显增加。
5.精神因素:生活环境改变、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学习负担过重等,均可导致小儿情绪变化,影响摄食中枢,导致食欲降低。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药物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
1.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以改善孩子的味觉敏感度,增加食欲。
2.健儿消食口服液:具有健脾益胃、理气消食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厌食症。
3.参苓白术散:具有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用药。同时,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调整饮食:饮食应多样化,荤素搭配,定时进餐,避免食用过多的零食和冷饮。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等。
3.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孩子的运动量,可促进消化,增加食欲。
4.心理治疗:对于因心理因素引起的厌食症,家长应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
总之,治疗小儿厌食症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调整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量等。如果孩子厌食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