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养缺乏
1.维生素缺乏: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时,可能会导致指甲上出现白点。例如缺乏维生素B12,研究表明维生素B12参与细胞的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缺乏时可能影响指甲的正常生长,进而出现白点。一般青少年、孕妇等人群可能因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更容易缺乏相关维生素;纯素食者由于饮食中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为动物性食物,也较易缺乏。
-钙、锌等矿物质缺乏也可能引起指甲有白点。锌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核酸、蛋白质的合成等,儿童如果锌摄入不足,会影响指甲的正常发育,出现白点;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原因,也可能出现钙等矿物质缺乏,导致指甲异常。
二、外伤因素
1.轻微碰撞或挤压:
-手指受到轻微的碰撞、挤压等外伤时,甲床受到影响,可能会在指甲上形成白点。比如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手指不小心碰到硬物,成年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手指不经意间受到挤压,都可能导致指甲根部的甲母质细胞受到暂时影响,从而出现白点。这种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活泼好动更容易发生手指外伤,成年人因工作等原因也可能出现。
三、疾病相关因素
1.消化系统疾病:
-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可能会影响指甲的状态出现白点。例如慢性胃肠炎患者,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可能导致指甲生长异常出现白点。儿童如果患有慢性胃肠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指甲;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减弱,若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更易出现营养缺乏相关的指甲白点情况。
2.真菌感染:
-甲真菌病早期可能表现为指甲上有白点等异常改变。真菌侵犯指甲后,会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和生长,导致指甲出现白点、浑浊、增厚等改变。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真菌;儿童如果接触了被真菌污染的物品等也可能感染,但相对较少见。
四、其他因素
1.甲母质功能暂时异常:
-甲母质是指甲生长的源头,一些因素可能导致甲母质功能暂时异常,从而出现指甲白点。比如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等功能,进而影响甲母质的正常功能,导致指甲上出现白点。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精神压力出现这种情况,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成年人、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等都可能受影响。
2.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指甲油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洗涤剂等,可能会损伤指甲,导致指甲上出现白点。例如经常从事美甲工作的人群,长期接触指甲油等化学物质,指甲更容易出现异常;家庭主妇长期接触洗涤剂等,也可能因化学物质的刺激导致指甲有白点。不同年龄段中从事相关职业或有相应生活接触的人群会受到影响,成年人中从事美甲行业或家务劳动较多的人群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