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痛
发生情况:小孩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时较为常见,尤其在3-12岁年龄段。这是因为儿童骨骼生长速度较快,而周围的肌肉、肌腱等生长相对较慢,导致牵拉引起疼痛。
疼痛特点:多为双侧膝盖疼痛,疼痛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酸痛,常在夜间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不会影响孩子的日常活动,经按摩或热敷后可缓解。
运动损伤
发生情况:小孩活泼好动,如果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运动姿势不当,容易造成膝盖部位的损伤。比如跑步、跳跃、摔倒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膝盖受伤。
疼痛特点:有明确的运动相关诱因,疼痛部位根据损伤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膝盖前方、后方或侧方疼痛,可能伴有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表现,若为韧带损伤等可能会影响孩子膝关节的正常活动。
膝关节感染
发生情况: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孩子可能有局部皮肤感染灶蔓延或全身感染灶血行播散至膝关节的情况。
疼痛特点:除了膝盖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等表现,孩子可能会因为疼痛而拒绝活动膝关节,病情严重时会影响膝关节的功能。
关节炎
发生情况:儿童期关节炎相对少见,但也有一些类型,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
疼痛特点:膝盖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伴有膝关节的肿胀、僵硬,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僵硬感较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生长发育和活动功能。
当小孩老是说膝盖疼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膝盖疼痛的具体表现、发作规律、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等。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热、肿胀明显、活动严重受限等),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合理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保证孩子营养均衡,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