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本采集前注意事项
1.饮食方面:检查前3天,应避免食用可能影响大便颜色及性状的食物。例如,不宜进食大量绿叶蔬菜,因其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加深,干扰对大便颜色的判断;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如鸭血、猪血等,会使大便潜血试验出现假阳性结果。对于有便秘习惯的人群,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大便性状的缓泻剂,如酚酞片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同年龄段人群饮食注意类似,但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弱,饮食调整时应更注意营养均衡。
2.生活习惯方面:保持正常作息,避免熬夜。熬夜可能影响胃肠蠕动及消化功能,间接影响大便的性状。同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大便异常。
3.病史告知:务必向医生如实告知近期病史,如是否有胃肠道疾病、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正在服用抗生素的患者,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使大便中细菌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正在服用铋剂、铁剂等药物,可能导致大便颜色变黑,告知医生有助于准确判断检查结果。
4.特殊人群:孕妇在告知病史时,应特别说明怀孕情况,因孕期生理变化可能影响大便性状,且部分检查项目对孕妇可能有特殊要求。儿童由于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可能更容易受饮食及外界因素影响,家长需格外注意其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正在服用多种药物,更需详细告知医生用药情况。
二、样本采集时注意事项
1.采集器具选择:使用医院提供的专用大便采集容器及采集棒,确保器具清洁、干燥,无化学物质残留,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采集部位及量:尽量选取含有黏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部位进行采集。一般采集蚕豆大小(约5克)的大便量即可,过少可能影响检查项目的准确性,过多则可能造成浪费及不便。对于腹泻患者,因大便较稀,可使用勺子或专用容器采集足够量的样本。
3.采集过程:采集时避免大便接触到尿液、卫生纸等,以免混入杂质影响检查结果。采集过程要迅速,防止大便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或与空气中物质发生反应,影响结果。儿童采集时可能不配合,家长需耐心引导,必要时可寻求医护人员帮助。
三、样本送检注意事项
1.送检时间:采集后的大便样本应尽快送检,一般建议在1小时内送达实验室。时间过长,大便中的细胞、细菌等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保存条件: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根据检查项目要求妥善保存。一般常温保存即可,但对于需要检测寄生虫虫卵等项目,需注意保温,防止虫卵死亡。炎热天气时,可使用保温袋保持样本温度。特殊人群样本送检注意事项同普通人群,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属应协助尽快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