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是什么意思

慢性活动性肝炎是由于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导致肝脏长期反复的炎症坏死,从而引起肝脏纤维化的一种疾病。以下是关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一些信息:

1.症状: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劳、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

肝区疼痛:肝脏区域可能会有隐痛或胀痛感。

2.原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他病毒如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也可能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

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导致肝脏损伤,引发慢性活动性肝炎。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

3.诊断:

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可以检测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等指标的异常。

病毒学检查:检测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的标志物,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病毒。

肝脏活检:通过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

4.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常用的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保肝治疗:使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以保护肝细胞。

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缓解黄疸、止痛等。

生活方式调整: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戒酒;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

5.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血液和体液,防止感染乙肝和丙肝病毒。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避免滥用药物: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养,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如果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