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活动性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是什么

慢性活动性肝炎属于慢性肝炎的一种类型,指的是肝细胞存在慢性炎症且伴有活动性表现的状况,其诊断标准主要涵盖了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一、病史: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通常有慢性肝炎病史,像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存在肝炎病情长时间控制不理想,致使炎症持续刺激肝脏的病史。

二、症状体征: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有显著不适表现,常见的包括乏力、恶心、消瘦、食欲缺乏、肝区疼痛以及巩膜和皮肤黄染、尿黄等。

三、实验室检查:进行肝功能检查时能看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出现异常升高,这些均是肝功能不全的体现,或者进行肝脏活检病理检查发现肝小叶间存在炎症、界面性肝炎,还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等表现,这些都可当作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在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中,肝脏活检病理检查属于金标准,要是明确了患有慢性活动性肝炎,就需要尽快就医,并依据具体病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积极规范的治疗处理。

总结概况提示: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明确的诊断要点,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肝脏活检病理检查更是金标准,确诊后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