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生活方式管理1.1保持健康体重,通过均衡饮食(如每日摄入谷类食物200~300g、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减少钠盐摄入<5g/d,控制油脂摄入)及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维持身体状态,避免过度劳累与剧烈竞技性运动,因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可加重心脏负担;1.2严格戒烟并避免接触二手烟,限制酒精摄入,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过量饮酒可影响心脏节律与功能,均会增加心脏病变风险。二、定期医学监测2.1每6~12个月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通过该检查评估二尖瓣返流面积、左心房及左心室大小等指标变化,心脏超声是评估二尖瓣返流程度的关键影像学手段;2.2定期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血压异常等情况,以便早期干预。三、基础疾病控制3.1若合并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者血压应控制更严格),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实现血压管理;3.2合并冠心病者,积极改善心肌缺血状况,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并根据病情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行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4.1孕妇:需加强孕期监测,定期产检时重点评估心脏情况,分娩过程中由心内科与产科医生共同监护,因孕期心脏负担加重可能影响母婴健康;4.2老年人:更关注整体健康,预防感染(感染可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用药时谨慎,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用药风险与获益,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