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一个星期没见好转如何治疗?

一、初步评估与基础排查

1.明确可能病因

-感染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较为常见,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程可能持续1-2周,若一周未好转需进一步排查。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感染也可导致,可能伴有咽痛、发热等表现。对于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不好转需考虑是否存在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往往较为剧烈,可持续数周。

-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是常见情况,不同年龄段肺炎的病原体有差异。婴幼儿肺炎可能由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引起,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相对多见。肺炎除了咳嗽,还可能有发热、气促等表现,咳嗽持续一周不好转需警惕肺炎可能。

-非感染因素:

-气道异物:有明确异物吸入史的患儿需考虑,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玩耍时误吸小物件后可能出现长期咳嗽不好转的情况,部分可能无明显异物吸入呛咳史,容易被忽视。

-过敏因素:如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4周,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运动、冷空气等刺激可加重。变应性鼻炎也可引起咳嗽,多与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相关,伴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

-环境因素: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如空气污染严重、吸烟环境等,可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持续不缓解。

2.基础检查建议

-一般检查:测量体温,了解有无发热情况,不同年龄段正常体温范围不同,婴儿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2℃,儿童为36-37℃,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性病因。观察患儿一般状况,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婴儿呼吸频率正常为30-40次/分,幼儿25-30次/分,儿童20-25次/分,呼吸增快可能提示下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严重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C反应蛋白(CRP)在细菌感染时往往升高,病毒感染时多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辅助判断感染类型。

-病原学检查:如怀疑支原体感染,可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包括IgM和IgG抗体,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对于有痰患儿可进行痰培养,明确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对于怀疑肺炎的患儿,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炎症阴影。CT对于一些不典型肺炎或气道异物等情况可能更有诊断价值,如气道异物可能显示局部肺不张、肺气肿等改变。

二、针对不同病因的处理原则

1.感染性病因处理

-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咳嗽剧烈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使用止咳药物,如小儿止咳糖浆等(需根据儿童年龄选择合适剂型)。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但需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等情况使用,避免低龄儿童不恰当使用。

-细菌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适应证,避免滥用。

-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用药时需注意儿童的肝肾功能,按照儿童体重计算合适剂量,且要足疗程使用,一般疗程为2-3周。

2.非感染性病因处理

-气道异物:一旦怀疑气道异物,需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尽早取出异物,以缓解咳嗽等症状。对于婴幼儿,家长要注意避免给其喂食小颗粒食物,如花生、瓜子等,防止误吸。

-过敏因素:

-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上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同时可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明确对花粉过敏的患儿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

-变应性鼻炎: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勤换床单被罩,减少尘螨接触。

-环境因素: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吸烟,对于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婴儿:婴儿咳嗽一周不好转时,家长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情况,有无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表现。在用药方面,要严格按照儿童用药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婴儿的成人止咳药物,很多成人止咳药可能含有对婴儿有害的成分。同时,婴儿气道较窄,咳嗽排痰能力弱,要注意保持呼吸道湿润,可适当喂水,但避免呛咳。

-幼儿及学龄儿童:要询问其接触史,如是否接触过敏原、有无异物吸入可能等。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要给予儿童心理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配合检查和治疗。

2.老年人

-老年人咳嗽一周不好转时,要注意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在检查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的多种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的药物。同时,老年人咳嗽排痰能力也较差,要鼓励其咳嗽排痰,必要时可进行雾化吸入等辅助排痰治疗。

3.孕妇

-孕妇咳嗽一周不好转时,用药需格外谨慎。要先明确病因,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如为感染性咳嗽,要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等药物。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非必要不进行胸部CT检查,可先选择胸部X线等相对辐射较小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