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错位,即颞下颌关节脱位,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以下是关于下巴错位的一些信息:
1.病因:
创伤:下颌关节在正常情况下,运动时如果超越正常限度,可造成关节脱位。
脱位:急性前脱位、复发性脱位、陈旧性脱位。
2.临床表现:
下颌运动异常:患者呈开口状,不能闭口,语言不清,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
局部症状:耳屏前凹陷消失,喙突明显突出,前牙呈开颌状态。
3.诊断:
病史: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临床症状:开口度过大,呈半脱位或脱位状态。
X线检查:可排除髁突骨折。
4.治疗:
手法复位:在局部麻醉下,术者用双手拇指压在患者两侧突出的髁突上,其余手指托住下颌体下缘,逐渐用力将下颌骨向后上方推移,当髁突移动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前旋转,此时常可听到入臼声,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用颅颌绷带固定下颌骨于适当位置,限制张口活动2~3周。
手术治疗:如果手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可行手术复位。
5.预防:
避免过度张口:如打哈欠、大笑、吹奏乐器等。
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夜间磨牙等。
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
总之,下巴错位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张口受限等并发症。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下巴错位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