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与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表现,如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了解既往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神经系统查体等,初步评估可能的病因及病情线索。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若存在贫血,可能因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
2.生化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血糖异常(高血糖或低血糖)、血脂异常(如高血脂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肝肾功能异常等均可能与脑供血不足相关,例如高血脂可致血管壁脂质沉积,影响血管弹性与血流;
3.凝血功能检查:评估凝血状态,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进而影响脑供血。
三、影像学检查
1.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方向等,评估脑动脉供血情况,可发现脑血管狭窄、痉挛等异常,常用于脑供血不足的初步筛查;
2.头颅CT:初步观察脑部结构,排除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病变,了解脑部基础结构情况;
3.头颅MRI(磁共振成像):对脑部软组织分辨率高,能更早发现微小脑缺血病灶等,有助于明确脑供血不足的病变部位与程度;
四、其他特殊检查
1.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形成及狭窄程度等,因颈动脉是脑供血重要来源,其病变可致脑供血不足;
2.脑血管造影(DSA):为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脑血管形态、狭窄或闭塞部位等,但属有创检查,通常在其他检查提示需进一步明确脑血管情况时选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检查时兼顾各器官功能状态,选择相对安全的检查方式;
儿童:脑供血不足需特别考虑先天血管发育等因素,谨慎选择有创检查,优先采用无创或低辐射检查手段;
妊娠期女性:检查时需优先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辐射或影响小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