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可导致儿童低烧不退,例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引起的感染,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或机体免疫反应持续存在,可使体温长时间维持在低热水平,常伴随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2.细菌感染:结核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结核引起的低热多为午后低热,还常伴有盗汗、乏力、消瘦等症状;此外,一些细菌慢性感染,如布鲁氏菌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儿童长期低热。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病程相对较长,可出现持续或反复低热,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等表现。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疾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是儿童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期也可能表现为低热,还可能伴有皮疹、口腔溃疡等其他系统受累表现。2.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在儿童中虽较少见,但也可导致代谢率增高,出现低热,同时可能伴有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等表现。3.环境因素:若儿童包裹过严、室温过高或穿着过厚等,可能因机体散热不畅出现轻度体温升高,但去除这些非疾病诱因后体温可恢复正常。
三、其他因素
1.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导致儿童低热,同时常伴有贫血(如面色苍白、乏力)、出血(如皮肤瘀点、瘀斑)等症状。2.肿瘤性疾病:某些实体肿瘤,如肾母细胞瘤等,也可能引起儿童低热,还可能伴有腹部包块等局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