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发育因素导致
十岁小孩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容量相对较小,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睡觉时可能出现吞咽不及时的情况,从而导致流口水,此为正常生理过程,随着年龄增长,吞咽功能逐步完善,流口水现象多可自行改善。
二、口腔局部问题引发
1.龋齿:若小孩口腔卫生不佳,易引发龋齿,龋齿会刺激牙髓及周围组织,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同时龋齿可能影响正常的咀嚼吞咽动作,进而出现睡觉时流口水的状况,需关注小孩口腔是否有龋齿相关表现,如牙齿颜色改变、龋洞等。
2.牙龈炎:牙龈发炎时,炎症刺激会使唾液分泌量增加,且炎症可能影响口腔正常的吞咽协调功能,致使睡觉时流口水,应留意小孩牙龈是否有红肿、出血等牙龈炎症状。
三、睡姿不当影响
小孩若长期采用趴着睡等不当睡姿,会压迫唾液腺,影响唾液的正常吞咽过程,从而引发流口水现象,建议帮助小孩纠正不良睡姿,尽量采取仰卧或侧卧等舒适且利于唾液正常吞咽的睡姿。
四、神经系统因素(较少见情况)
极少数情况下,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可能影响吞咽反射,导致睡觉时流口水,若小孩除流口水外还伴随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运动发育迟缓、面部表情异常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排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对于十岁小孩,家长日常应密切观察流口水的频率、程度及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卫生,纠正不良睡姿,若发现口腔有异常及时处理,若出现伴随其他可疑神经系统症状则尽早就诊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