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

一、脑出血

1.发生机制:长期高血压会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甚至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剧烈波动时,微动脉瘤易破裂出血。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部位常见于基底节区等。

2.影响及表现:脑出血起病急骤,患者常出现头痛、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大量脑出血可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代偿能力弱,发生脑出血时病情往往更严重。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是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二、脑梗死

1.发生机制:高血压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导致脑血管栓塞,或使脑血管官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脑梗死。高血压还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栓形成。

2.影响及表现:脑梗死会导致相应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言语不利、认知障碍等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脑梗死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且病情严重程度与高血压控制情况、血管病变程度等相关。例如长期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脑梗死复发的可能性也较高。

三、心力衰竭

1.发生机制: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长期处于代偿性肥厚状态,随着病情进展,左心室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引起的心肌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

2.影响及表现: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本身心脏功能可能随年龄有所减退,再加上高血压的影响,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理想的人群,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显著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的人群。

四、肾功能衰竭

1.发生机制: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脏缺血,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长期高血压会逐步破坏肾脏结构和功能,最终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包括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加重。

2.影响及表现:肾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贫血、代谢紊乱等一系列表现,严重时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高血压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肾功能损害并进展至肾功能衰竭。不同年龄的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好,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进程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