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察宝宝坠床后的一般表现
1.精神状态
-正常情况下,宝宝坠床后如果没事,精神状态通常是正常的,会如常玩耍、进食、睡眠等。但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持续哭闹不止且难以安抚的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正常的精神状态表现为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反应,如听到声音会有相应的动作或表情变化等,若出现反应迟钝则可能存在问题。
-不同年龄的宝宝表现略有差异,幼儿期宝宝可能会表述身体哪里不舒服,但如果是较小的婴儿,主要通过哭闹、对刺激的反应等来判断精神状态。
2.意识情况
-坠床后要观察宝宝是否保持清醒的意识。正常宝宝坠床后能清晰回应家人的呼唤,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等。如果宝宝出现意识模糊,比如叫名字没有反应,或者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提示可能有颅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对于新生儿,要观察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否正常,如刺激足底时的反应等。
3.肢体活动
-查看宝宝坠床后肢体的活动情况。正常宝宝坠床后肢体活动自如,能正常翻身、抓取物品等。如果发现宝宝某一侧肢体活动减少,或者出现肢体无力、异常姿势,如一侧手臂下垂不能活动,或者腿部不能正常站立、行走等,可能提示有骨折或神经损伤等情况。不同年龄宝宝的肢体活动能力不同,小婴儿主要看四肢的自主活动及对称情况,较大的宝宝则可观察其行走、肢体运动的协调性等。
二、检查身体表面情况
1.皮肤外观
-仔细检查宝宝的皮肤有无擦伤、淤青、红肿等情况。如果有明显的擦伤,要观察伤口的深浅等;淤青和红肿的部位要判断是否有皮下出血等情况。对于新生儿,皮肤更加娇嫩,更要注意有无细微的损伤。
-检查时要轻柔,避免过度移动宝宝加重损伤。可以从头部开始,依次检查面部、颈部、躯干、四肢等部位,查看是否有皮肤的异常改变。
2.头部情况
-触摸宝宝的头部,看有无肿块。如果有肿块,要观察肿块的大小、硬度等。同时要注意宝宝是否有呕吐的情况,因为颅内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呕吐。对于小婴儿,还要观察前囟门的情况,如果前囟门饱满,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需要及时就医。
三、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时机
-如果宝宝坠床后出现上述任何异常表现,如精神状态明显异常、意识改变、肢体活动障碍、皮肤有严重损伤、频繁呕吐等情况,都应及时带宝宝就医。即使当时看起来没有明显异常,但在坠床后的24-48小时内,也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因为有些颅内损伤等可能会有延迟性的表现。
-对于新生儿坠床,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不完善,更要谨慎,即使看似无明显异常,也建议就医让医生进行全面评估。
2.就医检查项目
-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建议进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情况。对于怀疑有骨折的情况,可能会进行X线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宝宝坠床后是否存在潜在的损伤,确保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