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总感觉喉咙有异物

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慢性咽炎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长期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的人更容易患病。例如,教师由于长时间用嗓,慢性咽炎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其发病机制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患者会感觉喉咙有异物感,还可能伴有咽部干燥、灼热、疼痛等症状。一般病程较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2.扁桃体结石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扁桃体结石是由于扁桃体隐窝内的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的硬块。结石较小时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时会刺激咽喉部神经,导致患者感觉喉咙有异物,还可能伴有口臭、咳嗽等表现。

3.会厌囊肿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会厌黏膜的黏液腺管受阻,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无症状,较大的囊肿会引起喉咙异物感,还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儿童,呼吸困难可能会比较危急。

4.咽喉部肿瘤

-中老年人相对高发。咽喉部的良性或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喉咙异物感,如喉癌、下咽癌等。肿瘤的生长会占据咽喉部空间,引起异物感,还可能伴有声音嘶哑、痰中带血、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反流性食管炎

-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是肥胖、妊娠、长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咽喉部,引起喉咙异物感,还常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症状容易加重。

2.茎突过长综合征

-各年龄段均可出现。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邻近血管、神经,导致喉咙异物感,吞咽时异物感可能更为明显,还可能伴有咽痛、耳痛等症状。

(三)全身性疾病

1.贫血

-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严重贫血时,机体缺氧,可能会出现咽喉部黏膜缺氧,导致喉咙异物感,还常伴有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

2.糖尿病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累及咽喉部神经,引起喉咙异物感,同时可能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

3.甲状腺疾病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相对多见。如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甲状腺可能会压迫咽喉部,导致喉咙异物感,还可能伴有甲状腺肿大相关的其他症状,如颈部肿胀、呼吸困难等。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部,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有无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结石、会厌囊肿等情况。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2.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有无肿块、甲状腺有无肿大等情况,以排查邻近器官病变导致喉咙异物感的可能。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如果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炎症存在;如果血红蛋白降低,可能提示有贫血。

2.血糖检查

-对于怀疑糖尿病的患者,检测血糖可以明确血糖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相关的喉咙异物感情况。

(三)影像学检查

1.喉镜检查

-包括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喉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的情况,明确有无炎症、肿瘤、结石等病变。对于儿童,纤维喉镜检查相对更舒适,能更清晰地观察喉部结构。

2.颈部X线或CT检查

-对于怀疑茎突过长、甲状腺疾病、咽喉部肿瘤等情况,颈部X线或CT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等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三、应对建议

(一)一般人群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长期吸烟、饮酒,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对于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过度用嗓。

-控制体重,对于肥胖人群,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引起的喉咙异物感。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冷、过热的食物,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

2.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观察喉咙异物感的程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以及症状的变化情况。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喉咙异物感时,家长要更加关注。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情况,避免儿童吞食异物导致喉咙异物感。如果儿童伴有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急诊。同时,儿童进行检查时要尽量安抚儿童情绪,配合医生检查。

2.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喉咙异物感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要更加重视。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如有无其他伴随症状、身体一般状况等。及时带老年人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3.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出现喉咙异物感,要谨慎用药。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仰卧位,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头部。如果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喉咙异物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如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易引起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等。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