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是什么意思
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PID),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发病原因
病原体感染:主要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感染病原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需氧菌和厌氧菌等内源性病原体。
性生活活跃:多见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女性很少发生盆腔炎。若有不洁性生活史、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频等,会增加盆腔炎的发病风险。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等可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
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经期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
临床表现
症状
-下腹疼痛:多为持续性下腹部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有异味。
-异常阴道出血: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
-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
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若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可触及附件区包块,有波动感。
诊断方法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性生活史、月经史、生育史等。
症状与体征: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等炎症指标升高;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磁共振成像(MRI)对盆腔脓肿的诊断价值较高。
治疗原则
抗生素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及时、个体化给药,初始治疗往往需静脉给药。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妊娠期女性:盆腔炎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积极治疗,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儿童:儿童盆腔炎较为少见,多与生殖道异物、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等有关,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处理原发的病因,如取出生殖道异物等。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发生盆腔炎多与生殖道萎缩、医源性操作等有关,治疗时除了抗感染治疗外,还需关注生殖道局部的情况,预防再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