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紧张性头痛
1.成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看手机、电脑,或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都可能导致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引发后脑勺一阵一阵疼。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部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这种头痛。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中青年人更易出现;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上,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的人风险较高;病史方面,无特殊关联病史,但本身有颈肩部疾病的人可能更易诱发。应对措施主要是纠正不良姿势,进行适当的颈部放松运动,如颈部伸展运动等。
二、颈椎病
1.成因:颈椎发生病变,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压迫周围神经、血管,可引起后脑勺疼痛。比如,随着年龄增长,颈椎退变是常见情况,再加上长期劳损,更容易引发颈椎病导致后脑勺疼。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颈椎退变可能性增加;长期低头等不良姿势的人群发病风险高;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长期伏案、颈部受伤等情况易诱发;病史方面,有颈椎既往损伤或退行性变病史的人更易出现。应对可通过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如牵引等,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三、颅内病变
1.成因
-脑肿瘤:颅内肿瘤逐渐生长,压迫周围脑组织和神经,可能引起后脑勺疼痛。例如,一些良性或恶性脑肿瘤都可能有此症状,但相对较为少见。
-脑出血: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刺激脑膜等结构,可导致后脑勺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较为危急。
-脑膜炎:脑膜受到病原体感染,引发炎症反应,也可能出现后脑勺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表现。
2.影响因素:脑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脑出血多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有关,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佳易诱发;脑膜炎与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等有关。年龄上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脑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者;脑膜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相对更易因感染病原体而患病。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有脑肿瘤家族史、高血压未良好控制、接触病原体等情况是风险因素;病史方面,有相关基础疾病或感染病史的人风险较高。若怀疑颅内病变需及时就医进行头部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
四、高血压
1.成因:血压突然升高时,脑血管压力增大,可能导致后脑勺疼痛,一般血压得到控制后疼痛可缓解。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易出现这种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但中老年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精神紧张等是重要风险因素;病史方面,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本身已确诊高血压的人风险高。应对需监测血压,遵医嘱进行血压控制,如调整生活方式或使用降压药物等。
五、外感因素
1.成因:受凉感冒等外感疾病,可能引起后脑勺疼痛,常伴有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例如,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和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因外感致病;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受凉、劳累后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病史方面,无特殊关联病史,但本身有免疫功能低下情况的人更易外感后出现症状。应对可通过休息、适当保暖等,若症状严重需就医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