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下肢静脉曲张?

一、下肢静脉曲张的成因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使瓣膜承受过大压力,逐渐松弛、脱垂、关闭不全,从而引发静脉曲张。研究表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或瓣膜结构不良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家族中有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其后代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2.静脉压力升高:

长期站立或久坐: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位,小腿肌肉缺乏有效收缩,无法将静脉血液充分泵回心脏,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内压力升高,促使静脉曲张形成。如教师、外科医生、售货员等职业人群,因工作性质需长时间站立,下肢静脉曲张发病率相对较高。

妊娠: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使静脉壁松弛,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和髂静脉,阻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导致静脉压力升高,引发静脉曲张。有研究统计,约20%的孕妇会在孕期出现下肢静脉曲张。

肥胖:肥胖人群体重较大,下肢承受的压力增加,静脉回流阻力增大,易造成静脉压力升高,从而增加静脉曲张发生风险。

腹腔压力增高:如患有腹腔肿瘤、长期便秘等,可使腹腔内压力持续升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导致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静脉曲张。

3.年龄与性别: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弹性,功能减退,静脉曲张的发病率随之增加。这是因为静脉壁和瓣膜长期受血流冲击,出现磨损、退变。

性别: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除上述妊娠因素外,女性激素周期性变化也可能对静脉壁和瓣膜产生影响,增加发病几率。

二、治疗药物

1.地奥司明:可增强静脉张力,改善静脉通透性,促进淋巴回流,减轻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

2.迈之灵: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回流,减轻静脉淤血症状,缓解下肢沉重、酸胀等不适。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孕期出现下肢静脉曲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穿着医用弹力袜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应选择合适尺码。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上述药物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权衡利弊。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所以非必要情况尽量采用物理方法缓解症状。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若患有下肢静脉曲张,除积极治疗外,日常活动要注意安全,避免因静脉曲张导致皮肤破溃,引发感染。由于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药物治疗时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同时,适当运动增强腿部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以自身耐受为宜。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相对少见,若存在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排除先天性血管疾病。日常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鼓励多进行户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一般不主张儿童及青少年使用成人治疗静脉曲张的药物,因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可能对生长发育产生未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