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的外阴炎症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非特异性外阴炎:
病因:可能与外阴局部不洁、长期潮湿、尿液或粪便刺激等有关。
症状: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于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加重。
检查:医生会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外阴皮肤黏膜有无红肿、溃疡等。
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减少摩擦。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抗真菌药等。
2.前庭大腺炎:
病因:前庭大腺管开口部阻塞,腺体持续分泌,导致前庭大腺脓肿。
症状:大阴唇下1/3处红肿、热痛,性交、排尿或走路时加重。
检查:医生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前庭大腺肿大、有明显压痛。
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局部热敷、坐浴或冷敷。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并做造口术。
3.霉菌性外阴炎:
病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与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症状: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安,性交痛。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
检查:通过白带常规检查可确诊。
治疗:消除诱因,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4.婴幼儿外阴炎:
病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差,雌激素水平低,易受感染。
症状:外阴红肿、痒痛、分泌物增多。
检查: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外阴检查。
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针对病因治疗。
5.滴虫性外阴炎:
病因:滴虫感染引起。通过性交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巾等间接传播。
症状: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
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可发现滴虫。
治疗:甲硝唑口服或阴道上药,性伴侣同时治疗。
如果出现外阴炎症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