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吐奶怎么回事

一、生理性吐奶

(一)原因

新生儿的胃部呈水平位,且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比较松弛,而幽门括约肌相对较发达,这就使得奶液容易反流引起吐奶。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个月比较常见这种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新生儿的消化道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比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能因为吸吮时吸入较多空气,也容易导致吐奶。

(二)表现

吐奶量一般不多,通常是从口中自然流出,宝宝精神状态一般较好,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

二、病理性吐奶

(一)消化道畸形

1.食管闭锁

-原因:这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胚胎发育过程中食管形成障碍导致食管上下段不连接。

-表现: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为黏液样物,患儿还可能伴有唾液增多、呛咳等表现,并且喂养困难,体重增长缓慢。

2.幽门肥厚性狭窄

-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胃肠激素功能紊乱等有关,幽门肌层肥厚,导致幽门管腔狭窄。

-表现: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呕吐,开始为溢乳,逐渐发展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奶液,不含胆汁,在右上腹可摸到橄榄样肿块。

(二)感染因素

1.胃肠道感染

-原因: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感染胃肠道后,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吐奶。

-表现:除了吐奶外,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腹泻时大便性状改变,如轮状病毒感染时大便呈蛋花汤样。

2.呼吸道感染

-原因: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时,病原体的毒素或炎症刺激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吐奶。例如,新生儿患肺炎时,咳嗽等症状可能会诱发吐奶。

-表现:吐奶同时伴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咳嗽、鼻塞、发热等。

(三)其他系统疾病

1.颅内感染

-原因:新生儿颅内感染如脑膜炎等,由于颅内压升高,可引起吐奶。多是因为细菌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侵犯颅内。

-表现:吐奶常为喷射性,同时可能伴有前囟隆起、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2.代谢性疾病

-原因: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机体代谢率降低,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吐奶。

-表现:除吐奶外,还可能有反应低下、喂养困难、皮肤黄疸消退延迟等表现。

当新生儿出现吐奶情况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吐奶的频率、量、是否为喷射性、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是生理性吐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喂养后拍嗝等即可;如果是病理性吐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头颅CT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吐奶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