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
多次人工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操作可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修复障碍,当受精卵着床时,为了获取足够营养,胎盘会向子宫下段延伸,从而增加胎盘前置的发生几率。例如,有剖宫产史的女性,子宫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修复不良,再次妊娠时胎盘容易附着于子宫下段形成前置胎盘,相关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显著高于无剖宫产史者。
二、胎盘异常
(一)胎盘面积过大
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相对较大,容易延伸至子宫下段,导致胎盘前置。这是因为多胎妊娠时胎盘需要占据较大的子宫内空间来满足胎儿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胎盘位置异常的可能性。
(二)胎盘形态异常
如副胎盘,即除正常胎盘外还有额外的胎盘组织,这些异常形态的胎盘可能附着于子宫下段,引发胎盘前置。
三、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
当受精卵到达宫腔时,滋养层发育迟缓,未能及时着床于子宫体部,而是继续下移至子宫下段并着床,进而形成前置胎盘。这种情况使得胎盘位置相对于正常情况更靠近宫颈口。
四、高龄及不良生活方式影响
(一)高龄孕妇
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发生胎盘前置的风险增加,可能与高龄孕妇的子宫内膜状态、滋养层细胞功能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子宫内膜及相关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变,影响胎盘正常着床位置。
(二)不良生活方式
吸烟、吸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参与胎盘前置的发生。例如,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功能,可能干扰胎盘的血供及正常着床位置的形成;吸毒等行为会破坏身体的内环境稳定,对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胎盘前置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