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科相关原因
1.痛经
-情况说明: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下腹痛较为常见,原发性痛经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F₂α含量升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它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多在青春期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区,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继发性痛经则多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异位的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和痛经,疼痛多随局部病变加重而逐年加剧,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开始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青春期女性也可发生原发性痛经,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盆腔炎
-情况说明: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女性很少发生盆腔炎。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如果病情严重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缺乏等,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性活跃的生育期女性,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3.异位妊娠
-情况说明: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典型症状为停经、腹痛与阴道流血,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在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扩散,血液刺激膈肌时,可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育龄期有性生活的女性,有输卵管炎、输卵管手术史、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辅助生殖技术等情况的女性异位妊娠发生风险增加。
二、外科相关原因
1.急性阑尾炎
-情况说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此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病变发展的程度和阑尾位置,约70%-80%的患者具有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的特点,部分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并范围扩大。此外,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发热等全身症状。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输尿管结石
-情况说明:输尿管结石多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疼痛程度与结石大小、部位有关,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或输尿管绞痛,典型的表现为疼痛剧烈难忍,呈阵发性,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向同侧腹股沟放射,男性还可放射至睾丸或阴囊,结石部位有明显叩击痛,患者活动或绞痛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以镜下血尿多见,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的唯一临床表现。
-年龄性别因素:多见于20-50岁的男性,女性相对少见,与男性相比,女性输尿管较细,且雌激素有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的作用,所以女性输尿管结石发生率低于男性,但妊娠女性由于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发生输尿管结石。
三、内科相关原因
1.肠炎
-情况说明:肠炎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腹痛多为脐周或下腹部隐痛、胀痛等,不同类型的肠炎腹痛特点有所差异,如细菌性痢疾多有左下腹压痛,常有里急后重;溃疡性结肠炎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阵痛,亦可累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偶有重度疼痛及腹肌紧张。
-年龄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卫生习惯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患病,如儿童卫生意识不足,容易因食用不洁食物引发肠炎,老年人由于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发生肠炎。
2.泌尿系统感染
-情况说明: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等,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可伴有下腹部疼痛,疼痛部位多在耻骨上区,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肾盂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盂肾炎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单侧或双侧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泌尿系统症状可不典型或缺乏,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全身及泌尿系统局部表现可不典型,有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患者可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腰部酸痛及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如夜尿增多、低比重尿等。
-年龄性别因素: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近,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儿童也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婴儿期女婴由于尿道口易被粪便污染等原因容易患泌尿系统感染,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等因素也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