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巧克力囊肿的区别

一、定义与病理差异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发病与种植学说、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异位内膜可累及盆腔、卵巢、腹膜等多部位,病变范围广;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类型,系异位内膜种植于卵巢,反复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内液体因含陈旧性血液呈巧克力色,病理上主要局限于卵巢部位的异位内膜出血形成的囊肿。

二、临床表现差异

1.症状方面:两者均可能出现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多为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可累及盆腔中部、下腹、腰骶部等,还可能伴有性交痛、不孕等;巧克力囊肿患者痛经较明显,囊肿增大可压迫周围组织致下腹坠胀,部分患者可因囊肿破裂出现急性腹痛。

2.体征方面: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内触痛性结节;巧克力囊肿妇科检查可触及附件区与子宫粘连的囊性包块,囊肿较大时可于腹部触及。

三、诊断方法差异

1.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为常用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表现多样,巧克力囊肿超声多表现为附件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楚且内可见密集光点;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价值高,能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性质,巧克力囊肿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

2.腹腔镜检查:为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盆腔内病变情况并活检,巧克力囊肿通过腹腔镜可见卵巢表面或内部的巧克力样囊肿。

四、治疗原则差异

治疗需综合患者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GnRH-a等)和手术治疗,药物可抑制卵巢功能减少异位内膜生长,手术有保守性、半根治性等;巧克力囊肿治疗同样有药物和手术方式,药物用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者,手术包括囊肿剥除术等,无生育要求、病变广泛者可考虑根治性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