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至3个月阶段
新生儿在0~3个月时主要通过哭声表达需求,如饥饿、不适等,同时能发出哭声、喉音等原始声音,此阶段语言发育处于初始发声阶段,主要是本能的声音反应。
二、4~8个月阶段
4~8个月时婴儿开始咿呀学语,能发出“啊”“哦”等元音,以及“爸”“妈”等辅音音节,但这些音节尚不具有实际意义,此时婴儿通过发声与外界初步互动,开始积累语音经验。
三、9~12个月阶段
9~12个月部分婴儿能理解简单指令,例如听到“再见”能做出相应动作,并且可能说出第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如“妈妈”“爸爸”等,标志着语言从发声向有意义表达迈出第一步。
四、1~2岁阶段
1~2岁时儿童词汇量逐渐增加,能说约20个左右的单词,且能组合简单短语,如“妈妈抱”“吃饭饭”等,此阶段语言表达从单个词向简单短句过渡,语言理解能力也随词汇增加而逐步提升。
五、2~3岁阶段
2~3岁时儿童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词汇量可达到300个左右,能讲述简单故事,较清晰地表达自身需求与想法,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六、个体差异与异常情况关注
儿童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儿童语言发育较早,有的稍晚。但需注意,若儿童超过3岁仍不会说话,或语言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如不能理解简单指令、词汇量极少等,需及时就医评估,排查是否存在听力障碍、智力发育异常、自闭症等问题。
七、促进语言发展的温馨提示
家长应为儿童创造良好语言环境,多与儿童交流互动,用简单清晰的语言和儿童沟通,读绘本、讲故事等。对于语言发展较慢的儿童,家长不必过度焦虑,可通过专业的语言干预训练等方式帮助儿童提升语言能力,同时要关注儿童整体发育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