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调节
1.保持空气湿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维持在40%-60%,适宜的湿度可缓解呼吸道黏膜因干燥受到的刺激,进而减轻咳嗽症状。例如,研究表明,空气湿度处于该区间时,能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敏感性,对咳嗽有一定缓解作用。
2.避免刺激源:尽量远离烟雾、花粉、冷空气等可引发咳嗽的刺激性物质。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刺激呼吸道,花粉会诱发过敏反应导致咳嗽,冷空气刺激会使呼吸道痉挛引发咳嗽,所以需尽量规避这些情况。
二、水分摄入
多饮用温水,温水能够稀释痰液,促使痰液更容易排出,从而减轻因痰液积聚引发的咳嗽。比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使痰液保持稀释状态,利于呼吸道排出。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咳嗽时更需注重水分补充,因为儿童机体代谢快,对水分丢失较为敏感,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痰液稀释。同时,儿童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其年龄段的止咳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如非必要不随意给低龄儿童使用成人止咳药等。
有基础病史人群:若咳嗽是由基础病史如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引发,除采取上述环境调节、水分摄入等措施外,需在基础疾病治疗框架内进行咳嗽缓解。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刺激的同时,要严格按照其基础疾病的规范治疗方案来控制咳嗽相关症状,不能自行随意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用药来缓解咳嗽,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管理。
胃食管反流相关咳嗽人群:睡觉时可适当抬高上半身,一般将床头抬高15-30度左右,以此减少夜间睡眠时胃酸反流至咽喉部位,从而减轻因胃酸刺激引发的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