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燥伤肺证
1.表现特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初起常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2.治法与代表方剂:治法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代表方剂为桑杏汤。该方中桑叶、豆豉疏风清热,杏仁、浙贝母肃肺止咳,沙参、梨皮、栀子皮清热生津润燥,诸药合用起到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之功。
二、肺阴亏耗证
1.表现特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与代表方剂:治法为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代表方剂为沙参麦冬汤。方中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滋阴润肺,桑叶、生甘草轻清肃肺,扁豆健脾和中,诸药配伍共奏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干咳无痰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宜(可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40%-60%)、让儿童适当多饮水等方式缓解症状。且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专业中医医师辨证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选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若有基础病史,如慢性心肺疾病等,在中医治疗干咳无痰时,需充分考虑其体质特点及基础疾病情况。用药需在医师评估后进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等影响基础疾病控制,同时需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四、生活调护要点
无论何种证型引起的干咳无痰,均需注意生活调护。应保持生活环境安静、整洁,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粉尘等诱因。饮食上宜清淡,多食用百合、银耳、雪梨等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肺燥等情况。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以利于机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