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肺癌

原发性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

危险因素:

-吸烟:烟草中含多环芳烃、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长期吸烟使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显著增加原发性肺癌发病风险,吸烟者患癌几率远高于非吸烟者。

-大气污染: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可损伤呼吸道黏膜,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会提升患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

-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氡、砷等职业致癌物的人群,如石棉加工厂工人、铀矿工人等,原发性肺癌发生率明显增高。

-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特定遗传易感性,可能使机体对致癌因素更敏感,增加患原发性肺癌风险。

-既往肺部慢性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慢性疾病者,其肺部组织长期受炎症等刺激,癌变几率较健康人群有所上升。

病理分型: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别,非小细胞肺癌包含腺癌、鳞状细胞癌等亚型,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增殖侵袭能力强。

临床表现: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咯血(痰中带血或间断少量咯血)、胸痛(多为不规则隐痛或钝痛)、气短或喘鸣(肿瘤阻塞气道引发),还可能有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

诊断方法: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等可初步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病理学检查(通过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活检、肺穿刺活检等获取病理组织,是确诊原发性肺癌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