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痛经
1.前列腺素相关因素: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较多前列腺素F₂α和前列腺素E₂,其中前列腺素F₂α可促使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引发疼痛。青春期女性因生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前列腺素代谢易出现异常,更易发生原发性痛经,此阶段年龄较小的少女因生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稳定,子宫收缩协调性相对较差,也会增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风险。
2.子宫收缩异常:月经时子宫正常收缩本是为排出经血,但部分女性子宫收缩不协调,导致子宫肌层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痛经,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未完全稳定,子宫收缩协调性可能不足,易出现此类情况。
二、继发性痛经
1.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会随月经周期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疼痛。该病症常见于育龄期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经血逆流等因素易促使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从而引起痛经,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因经血逆流等机制出现此情况。
2.子宫腺肌病: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在月经时出血,使子宫肌层膨胀、张力增加,引发疼痛。经产妇因多次妊娠分娩等因素可能损伤子宫肌层,促使子宫腺肌病发生,进而导致痛经,经产妇由于妊娠分娩对子宫肌层的影响,更易罹患子宫腺肌病并出现痛经。
3.盆腔炎症:盆腔内存在炎症病灶时,月经期间炎症病灶受刺激会加重疼痛。有盆腔感染病史或不洁性生活史的女性,盆腔炎症持续存在或在经期加重,易引发痛经,此类女性因盆腔炎症的存在,经期炎症刺激易导致痛经症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