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胚胎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胎停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主要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如三体、单体等)或结构异常,多数为胚胎自身发育过程中发生的随机错误,与父母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相对较小,但部分父母染色体平衡易位等也可能传递给胚胎导致异常。
二、母体因素
(一)全身性疾病
严重感染(如孕妇患严重流感、肺炎等)、高热疾病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胎停;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会使胎盘供血不足;慢性肝肾疾病、高血压等可导致胎盘功能受损,影响胚胎营养供应与发育,从而引发胎停。
(二)内分泌异常
1.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酮不足,不能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影响胚胎着床与发育。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进程,如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影响胚胎的生长分化。
3.糖尿病:未良好控制血糖时,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胚胎发育,可增加胎停风险。
(三)免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体内存在的自身抗体可攻击胎盘组织,影响胎盘的正常功能,阻碍胚胎发育。
2.同种免疫异常: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不足,免疫系统将胚胎识别为“异物”进行攻击,导致胎停。
(四)解剖因素
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可影响胚胎着床及发育环境,如子宫畸形(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会使宫腔形态异常,不利于胚胎生长;宫腔粘连会减少宫腔容积,影响胚胎种植;较大的子宫肌瘤(尤其是黏膜下肌瘤)可改变宫腔内环境,阻碍胚胎发育。
三、父亲因素
精子染色体异常也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胎停,虽然相对胚胎自身染色体异常占比低,但也是原因之一。
四、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如职业性长期接触高剂量射线)、化学毒物(如苯、甲醛等)等环境因素,可能损伤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或干扰胚胎发育过程,增加胎停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