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停用不必要的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等,这是彻底清除鹅口疮的基础。对于因母乳喂养的婴儿,妈妈要注意乳头的清洁卫生;人工喂养的婴儿则要注意奶瓶及奶嘴的消毒。
二、局部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因为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繁殖。用棉签蘸取适量碳酸氢钠溶液轻轻擦拭患儿口腔患处,每日数次。还可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通过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对鹅口疮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三、增强机体免疫力
对于婴幼儿,要保证其合理的喂养,提供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这有助于身体自身抵御白色念珠菌的感染,从而促进鹅口疮的彻底清除。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及成人,也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维持良好的免疫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处理鹅口疮时要格外小心操作,使用的清洁工具和药物要确保安全无刺激。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鹅口疮持续不缓解或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就医。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特殊用药人群:这类人群本身免疫力可能受到影响,在治疗鹅口疮时,除了局部处理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调整免疫抑制剂等相关药物的使用,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病情复杂难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