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容易得尿毒症

一、肾脏疾病患者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漫长,会逐渐损害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有研究表明,约20%-40%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尿毒症。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不断硬化,肾脏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逐渐衰退。

2.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肾脏微血管病变。据统计,1型糖尿病患者约30%-40%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中这一比例约为20%-50%。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就会导致尿毒症。

3.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持续的高血压会使肾脏的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约10%会出现肾脏损害,进而发展为尿毒症。

4.多囊肾患者: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双侧肾脏会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囊肿不断增大,会压迫肾实质,导致肾功能逐渐受损。约50%的成年多囊肾患者在60岁左右发展为尿毒症。

二、不良生活方式人群

1.长期大量吸烟人群: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研究发现,吸烟人群患尿毒症的风险比不吸烟人群高1.5-2倍。有害物质会损害肾脏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

2.酗酒人群: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但会对全身器官包括肾脏产生不良影响。长期酗酒会导致肾脏的代谢功能紊乱,使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酗酒人群患尿毒症的风险较常人高出1-1.5倍。

3.滥用药物人群:长期自行服用一些肾毒性药物,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材、非甾体类抗炎药等。马兜铃酸可导致肾小管及间质损伤,引发肾衰竭。滥用药物人群患尿毒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4.长期熬夜人群: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修复功能。肾脏在夜间也需要休息来维持正常功能,长期熬夜导致肾脏负担加重,患尿毒症风险有所上升。

三、特殊病史人群

1.泌尿系统梗阻患者:如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结石等疾病,会导致尿液排出不畅。长期梗阻会使肾盂积水,压迫肾实质,损害肾功能。前列腺增生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约10%-15%可能因梗阻导致肾脏损害发展为尿毒症。

2.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这些疾病会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组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约40%-60%会出现肾脏受累,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

四、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肾脏功能本身就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肾脏的储备能力下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增加了患尿毒症的风险。建议老年人定期体检,关注肾功能指标,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2.儿童:儿童肾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些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先天性多囊肾、先天性肾发育不全等,可能导致尿毒症。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若孩子出现尿量异常、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医嘱,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3.孕妇:孕期肾脏负担加重,若孕妇本身患有肾脏疾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增加患尿毒症的风险。孕妇应定期产检,监测肾功能,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

治疗尿毒症常用药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如多糖铁复合物)等,可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