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骨骼系统问题
1.腰肌劳损
-成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或腰部过度劳累,会导致腰肌劳损,引起后背中间疼。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年龄方面,中壮年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弹性和耐力会逐渐下降,但不良生活方式会提前诱发。
-表现:疼痛多为酸痛或胀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但有时会有活动受限的情况。
2.椎间盘病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年龄因素是重要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逐渐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导致后背中间疼。年轻人若有腰部外伤史,也可能引发。其疼痛可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可加重。
-胸椎椎间盘退变:胸椎椎间盘退变相对少见,但也会引起后背中间疼,一般与年龄相关的椎间盘退变过程有关,可能伴有胸背部的僵硬感。
二、脊柱病变
1.脊柱侧弯
-成因:青少年时期发育不良、遗传等因素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随着侧弯程度加重,会出现后背中间疼。女性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可能因激素等因素影响,侧弯发生率相对有一定特点,但整体与遗传和发育情况关系密切。
-表现:除后背中间疼外,可见脊柱偏离中线,背部两侧不对称等外观改变,严重时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等。
2.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与遗传因素(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相关)密切相关,会出现后背中间疼,且呈隐匿性、缓慢进展,早晨起床时背部僵硬感明显,活动后可缓解,病情晚期可导致脊柱强直。
三、内脏疾病牵涉痛
1.心脏疾病
-冠心病:部分冠心病患者可表现为后背中间疼,尤其是心肌缺血发作时。这是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传入与背部某些区域的神经传入在脊髓部位有交叉,导致疼痛放射至后背。年龄较大、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男性和女性在冠心病发病上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女性发病有时更不典型。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脏疾病,也可引起后背中间剧烈疼痛,常伴有胸闷、胸痛、大汗淋漓等症状,病情危急,需立即就医。
2.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结石:胆囊位于右上腹,但炎症或结石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中间牵涉痛,疼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可伴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年龄较大、肥胖等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
四、其他原因
1.背部外伤
-成因:背部受到撞击、摔倒等外伤,可能导致后背中间的肌肉、骨骼等损伤,引起疼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取决于是否有外伤史,儿童玩耍时若不慎摔倒等易出现,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或意外事故受伤。
-表现:有明确外伤史,疼痛部位明确,可能伴有局部肿胀、淤血等表现。
2.感染性疾病
-脊柱结核:结核杆菌感染脊柱,可引起后背中间疼,同时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多见于免疫力较低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等,年龄无特定限制,但免疫力状况是关键影响因素。
-背部软组织感染:背部皮肤、皮下组织感染,如疖、痈等,也可导致后背中间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