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初期要做哪些检查

一、确认妊娠

尿妊娠试验:通过检测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来确定是否怀孕,一般在月经过期1周左右可进行,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妊娠,但需结合超声进一步确诊。

二、超声检查

目的:确定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了解胚胎发育情况等。

时间:怀孕6-8周左右首次超声检查较为合适,可看到胎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判断胚胎是否存活。对于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可能需要根据排卵时间适当调整检查时间。

三、血液检查

血常规:了解孕妇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情况,评估孕妇是否有贫血、感染等情况。一般在孕早期首次产检时进行,不同孕期血常规指标有一定变化范围,如孕妇血红蛋白低于正常范围则提示可能存在贫血,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并处理。

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一方面是为了预防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等情况,另一方面在孕妇需要输血时能快速匹配血型。

肝肾功能:评估孕妇肝肾功能是否正常,因为怀孕后身体代谢负担加重,肝肾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孕期安全和胎儿发育。例如,若孕妇肝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有肝炎等疾病;肾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调整孕期的一些治疗方案等。

空腹血糖:筛查孕妇是否患有糖尿病,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孕妇更需重视。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一般为3.9-6.1mmol/L,若空腹血糖异常,需进一步进行糖耐量试验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

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这些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早期筛查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保障胎儿健康。例如,若孕妇感染乙肝,可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进行阻断;感染梅毒的孕妇需及时进行驱梅治疗等。

四、其他检查

心电图:评估孕妇心脏功能,因为怀孕后心脏负担加重,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如心律失常等,以便及时处理。对于有心脏病史或心脏不适症状的孕妇尤为重要。

妇科检查:了解阴道、宫颈、子宫等情况,排除生殖道畸形、炎症等问题。在孕早期进行妇科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怀孕初期的检查对于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至关重要,不同孕妇根据自身情况可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检查项目,但以上是基本的常规检查项目。孕妇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各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