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副乳和淋巴结的区别

一、解剖位置方面

腋下副乳:是除正常乳房外出现的多余乳房组织,多位于腋窝周围,也可出现在胸部正常乳房的上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由胚胎时期乳腺始基未完全退化所致,男女均可发生,女性相对多见,尤其在青春发育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上若穿着不合适的内衣,长期对腋下区域有压迫等情况可能影响其表现。

腋下淋巴结:是人体淋巴系统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腋下淋巴结较小,直径多在0.2-0.5厘米之间,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分布在腋窝的脂肪组织中,全身各处的淋巴回流会经过腋下淋巴结,比如上肢、胸壁外侧等区域的淋巴液会引流至腋下淋巴结,其存在主要是参与免疫防御,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群腋下淋巴结情况可能有差异,儿童的淋巴结相对更易触及但多为良性反应性增生,而成年人若有局部炎症等情况也会引起腋下淋巴结相应变化。

二、外观及触感方面

腋下副乳:外观上可能表现为局部隆起的组织,有的类似小乳房,有乳头、乳晕结构的情况也存在,用手触摸时质地相对均匀,有的副乳可触及乳腺组织的质感,活动度相对尚可,与皮肤等组织有一定关联,在月经前期等激素变化时可能出现胀痛等不适,生活方式中如果经常熬夜、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副乳的感觉,女性在青春期发育时副乳可能随身体发育而逐渐明显。

腋下淋巴结:一般单独的淋巴结通常是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疙瘩,单个存在时边界清楚,用手触摸时可滑动,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明显时活动度较好,质地相对淋巴结本身的特性,正常淋巴结质地韧但柔软,当有炎症等情况导致淋巴结肿大时,质地会变硬,活动度可能变差,而且往往是多个淋巴结可能同时有变化,比如上肢有擦伤、感染等情况时,腋下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结可能肿大疼痛,不同年龄人群淋巴结肿大原因不同,儿童淋巴结肿大多考虑感染等良性原因,成年人则需警惕恶性肿瘤转移等情况。

三、病因方面

腋下副乳:主要是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时期,从腋窝到腹股沟区会有6-8对乳腺始基,正常情况下除胸前的一对乳腺始基继续发育外,其余的都在出生前退化消失,如果退化不全就会形成副乳,生活方式上没有直接的病因关联因素,但像激素水平波动受生活习惯影响,比如长期摄入含激素的食物等可能间接影响副乳相关表现,女性妊娠、哺乳时体内激素变化明显,副乳也可能随之增大、胀痛等。

腋下淋巴结:常见病因有感染,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上肢、胸部皮肤、软组织感染,会导致腋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肿大,比如手指感染、乳腺炎(女性)等;也有肿瘤相关情况,如乳腺癌可转移至腋下淋巴结,肺癌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到腋下淋巴结,年龄较大人群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高一些,儿童淋巴结感染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引发的继发淋巴结反应。

四、超声等检查表现方面

腋下副乳:超声检查可见类似正常乳腺组织的结构,有腺体回声等,可探及乳腺导管等结构,形态多不规则,与正常乳房组织有一定延续性(部分情况),大小会因生理状态不同而有变化,比如经期前可能增厚等。

腋下淋巴结:超声下正常淋巴结呈低回声,门结构清晰,当淋巴结肿大时,表现为淋巴结体积增大,皮质增厚,门结构可能不清等,不同病因导致的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多为良性表现,而肿瘤转移导致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有形态不规则、血流丰富等恶性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