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癖病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发病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以下是关于乳癖病的一些信息:
1.病因:
肝郁气滞:平素情志抑郁,爱生闷气,或忿怒过度,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成块而形成乳房肿块。
冲任失调:多产房劳,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或使天癸竭,使胞宫失于滋养,故而发病。
2.症状: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乳房肿块在月经前增大,月经来潮后缩小变软。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3.检查:
乳房触诊:医生通过触诊乳房,检查乳房内是否有肿块、结节等异常。
乳腺超声:可以观察乳房内的组织结构,判断是否有增生、囊肿或肿瘤等。
其他检查:如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等,可用于进一步评估乳房的情况。
4.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改变饮食习惯,少吃油炸、高热量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选择合适的文胸,避免对乳房造成压迫。
药物治疗:可使用中药或中成药,如逍遥丸、乳癖消等,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手术治疗:如果乳房肿块较大,或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或怀疑有恶变可能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5.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肥胖。
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月1次,最佳时间为月经干净后7~10天。
3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专科检查,包括乳房B超、钼靶等。
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炎等。
避免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及保健品。
减少或避免人工流产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