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会引起低钠血症

能够引起低钠血症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病因:由于下丘脑病变、垂体柄损伤或下丘脑以外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或肾脏对ADH反应性增强,水排泄障碍,导致水潴留,稀释性低钠血症。

症状: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头痛、肌肉痛、反射异常、共济失调、木僵、昏迷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治疗原发病,限制水的摄入,酌情使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排钠利尿药,纠正低钠血症。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病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虚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血压降低、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低钠血症、高钾血症、贫血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不孕等。严重时可出现黏液性水肿,表现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发凉、粗糙脱屑、毛发稀疏、眉毛外1/3脱落、声音嘶哑、听力下降、畏寒肢冷、智力减退、嗜睡或失眠、眩晕、动作迟缓、失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等。

4.心力衰竭:

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功能不全。

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如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5.肝硬化:

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损害。

症状: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保肝、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6.肾病综合征:

病因: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行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7.脑性盐耗综合征:

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损伤,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ADH)的神经元受损,导致ADH分泌减少,肾脏重吸收水减少,排出大量稀释尿,同时由于血容量不足,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钠排出增多,引起低钠血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尿钠排出增多、细胞外液容量减少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主要是补充水和钠,纠正低钠血症。

8.药物相关性低钠血症:

病因:某些药物,如甘露醇、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导致水钠排泄增多,引起低钠血症。

症状: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肌肉痛、反射异常、共济失调、木僵、昏迷等。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治疗:停用可疑药物,酌情补充水和钠,纠正低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