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节症状
1.晨僵:多数患者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持续时间通常≥1小时,活动后可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夜间睡眠时关节炎症导致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渗出增加,晨起后炎症物质积聚引发僵硬,炎症消退后活动度恢复。
2.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常累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跖趾关节等,呈双侧对称性发病,炎症刺激关节滑膜,导致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及病情活动程度不同而异。
3.关节畸形:疾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如手指的天鹅颈样畸形(近侧指间关节过伸、远侧指间关节屈曲)、纽扣花状畸形(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以及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等,是长期炎症破坏关节软骨、骨质及周围韧带、肌腱等结构,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的结果。
二、关节外症状
1.类风湿结节:为较特异的皮肤表现,多位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如肘部、鹰嘴突等部位,结节大小不一,质地较硬,是炎症性肉芽肿样病变,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与体内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
2.肺部受累:可出现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
3.血液系统受累:常见贫血,由于慢性炎症状态下,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铁代谢异常及炎症因子抑制红细胞生成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
4.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出现心包炎,炎症累及心包膜,导致心包积液等,患者可能有心前区不适等表现,与自身免疫炎症波及心血管系统相关。
三、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常以全身症状为主,如长期发热、皮疹,关节症状相对较轻,易被忽视,需警惕长期发热伴关节症状的情况,早期诊断和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女性患者:类风湿关节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孕期或围绝经期等激素水平变化时,病情可能出现波动,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激素对病情的影响。
有病史患者:既往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病情可能反复,需定期监测病情活动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注意避免诱发病情活动的因素,如感染、劳累等,以延缓关节破坏和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