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嘴角,医学上称为口角炎,表现为口角潮红、起疱、皲裂、糜烂、结痂、脱屑等。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等。
2.营养缺乏:
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维生素B2是维持口腔黏膜健康的重要营养素,缺乏时容易导致口角炎。
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
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影响口角黏膜的修复和再生。
3.创伤:
机械损伤:如咬伤、烫伤、划伤等。
化学损伤:如强酸、强碱等物质刺激。
4.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天疱疮、类天疱疮等。
免疫缺陷:如艾滋病、白血病等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口角炎。
5.其他因素:
口腔卫生不良:食物残渣、细菌等长期刺激口角黏膜。
舔口角:频繁舔口角会导致口角湿润,有利于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口角炎。
季节变化:气候干燥、寒冷等因素,容易使口角黏膜干燥、破裂。
对于口角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避免刺激因素: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舔口角。
纠正不良习惯: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可以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金霉素软膏等。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软膏、利巴韦林软膏等。
抗真菌药物: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软膏、酮康唑软膏等。
维生素类药物: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有助于促进口角炎的愈合。
3.中医治疗:
中药外洗:用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中药煎水外洗,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的作用。
中药外敷:用青黛、硼砂、冰片等中药制成散剂,外敷于口角处,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口角炎的发生。
1.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
2.保持口腔湿润:口唇干燥时,可以涂抹唇膏或凡士林。
3.避免感染: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注意口腔卫生。
4.及时就医:如果口角炎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口角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说明书使用。同时,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口角炎的治疗应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儿童出现口角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也应注意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