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止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镇痛作用,能缓解轻至中度偏头痛。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布洛芬可有效减轻偏头痛患者的头痛程度和伴随症状,一般在服用后0.5-1小时左右开始起效。但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慎用,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对于哮喘患者,阿司匹林可能诱发哮喘发作,需谨慎使用。
特异性止痛药
曲坦类药物:如舒马曲坦等,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特异性药物,能高度选择性地激动5-HT1B/1D受体,收缩颅内血管,减少血管扩张所致的头痛。临床研究表明,舒马曲坦能快速缓解偏头痛症状,多数患者在用药后1-2小时内头痛明显减轻。不过,有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禁用,因为其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偏头痛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谨慎用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中,布洛芬在6个月以上儿童可使用,但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阿司匹林禁用于儿童,因为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曲坦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相对较少,一般不推荐使用。非药物干预如休息、避免诱因等对儿童偏头痛患者更为重要。
孕妇:孕妇患偏头痛时用药需格外谨慎。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妊娠晚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关闭等问题,应避免使用;曲坦类药物也不建议孕妇使用。非药物治疗是孕妇偏头痛的主要处理方式,如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等。
老年人:老年人偏头痛可能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用药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肾功能和消化道功能,使用时需监测肾功能和大便潜血等;曲坦类药物同样要关注其对心脑血管的影响,用药前需评估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状况。
非药物干预辅助缓解
休息:偏头痛发作时,应在安静、黑暗的房间内休息,良好的休息环境有助于缓解头痛。
按摩:轻柔按摩头部,如按摩太阳穴等部位,可能对缓解偏头痛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避免诱因:偏头痛患者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诱因,如某些食物(奶酪、巧克力等)、强光、噪音、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等,避免诱因能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