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诊克罗恩病

一、临床表现评估

1.消化系统表现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克罗恩病的消化系统表现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这与疾病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有关;成年患者可能有腹痛,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等,还可能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或糊状便,严重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受激素等因素影响而有变化。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而影响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有克罗恩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其临床表现可能更具特征性。

-另外,还可能出现腹部包块,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有压痛。

2.全身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贫血也是常见表现,由于慢性失血、营养吸收障碍等原因导致,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贫血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生长发育受影响的情况,成年患者可能有头晕、心悸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消瘦,这与慢性消耗等因素有关。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有贫血表现,如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在活动期可能升高,这与炎症反应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由于造血功能等特点,血常规改变可能更易受疾病影响,需要密切监测。

2.炎症标志物

-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这些指标反映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在疾病活动期,ESR和CRP通常会明显升高,可作为评估疾病活动度的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其基础值不同,但疾病活动时的变化规律相似。

3.粪便检查

-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如有肠道出血情况。还可进行粪便病原学检查,以排除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因为克罗恩病需要与感染性肠炎等疾病鉴别,不同年龄的人群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不同,需要针对性进行病原学检测。

三、影像学检查

1.小肠造影

-小肠钡剂造影可观察小肠的病变情况,如肠管狭窄、溃疡、跳跃征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造影剂的用量和对身体的影响,尽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通过小肠造影可以发现小肠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息肉、肠管狭窄等克罗恩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2.腹部CT及CT肠造影

-腹部CT可以清晰显示肠道壁增厚、腹腔脓肿等情况。CT肠造影能更准确地评估肠道病变范围和肠壁增厚程度等,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腹部CT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一定不同,但总体能反映肠道的病理改变。

3.磁共振小肠成像(MRE)

-MRE对肠道病变的显示效果较好,尤其是对肠壁炎症、狭窄等的评估。它具有无辐射等优点,对于儿童患者更为友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多方位、多平面显示肠道情况,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四、内镜检查

1.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直接观察回肠末端及结肠黏膜病变,可见黏膜呈铺路石样改变、纵行溃疡、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肠腔狭窄等表现。对于女性患者,在检查时要注意其生理周期等因素对检查的影响,儿童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要更轻柔的操作和良好的安抚。通过结肠镜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确诊克罗恩病的重要依据,病理表现主要有黏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样肉芽肿等,但非干酪样肉芽肿不是克罗恩病所特有的,需要结合临床等综合判断。

2.小肠镜检查

-对于常规结肠镜不能到达的小肠病变,可进行小肠镜检查,如胶囊内镜或双气囊小肠镜等。胶囊内镜检查方便患者,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要确保胶囊能顺利通过肠道,且要注意检查过程中的安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小肠病变并取活检,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小肠镜检查方式。

五、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确诊克罗恩病的关键。从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典型的病理表现包括黏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裂隙状溃疡、肠壁各层炎症以及非干酪样肉芽肿等。然而,非干酪样肉芽肿在其他一些疾病中也可能出现,所以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不能仅依靠病理检查中的非干酪样肉芽肿就确诊克罗恩病,需要全面分析各种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